當掃地機器人遇上“機械臂”: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P10 Pro體驗
半年前,石頭科技發布了石頭 G20 和石頭 P10 兩款掃拖機器人新品,其中石頭 G20 主打高端旗艦市場,而石頭 P10 則主打超高性價比,3299 元的價格,帶來了拖布清洗、自動集塵、自動補水、自動抑菌、自動烘干等一系列自動化功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石頭 P10 并沒有采用過往石頭產品主打的平板“聲波震動擦地”設計,而是采用了行業大部分的選擇 —— 雙盤旋轉拖地。
但很顯然,既然選擇了和友商們一樣的擦地技術路徑,那石頭自然是要拿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 所以,在全新的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 P10 Pro 上,“動態機械臂邊拖”正式亮相。
得益于“雙盤旋轉拖地”的形態優勢,石頭 P10 Pro 將另一側的邊拖引入了“動態伸縮結構”,在沿邊拖地時能夠像機械臂一樣,將邊拖朝外伸出,由此大幅提升了拖地的覆蓋率。
當然,石頭 P10 Pro 升級的并不只是“動態機械臂邊拖”,還有諸如 RGB 攝像頭、更大的吸力、動態熱水復洗、智控雙升降模組、語音控制等等。
接下來,IT之家將圍繞這款新品,帶來熱乎的產品體驗。
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 P10、P10 Pro 及在售全系產品配置對比,點擊可查看大圖一、外觀設計
石頭 P10 Pro 的整體設計基本與半年前的 P10 保持了一致,延續了石頭一貫的純白配色,扁平的圓形機身。
自清潔充電基座也采用了純白設計,搭配豎向的寬幅條紋,整體看起來很修長。
這種簡約百搭的設計對各種風格的家裝都有著極高的包容性,不管是放在哪里,都會很自然地融入到家居環境中,且不會顯得突兀。
產品細節上,石頭 P10 Pro 和 P10 相比有一些略微的區別,比如正前方的傳感器部分,石頭 P10 Pro 由于引入了 RGB 攝像頭,所以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黑色的傳感器下方還藏著兩顆攝像頭。
其他方面就基本沒有變化了,頂部依舊是略凸起的圓形激光傳感器,上面印有石頭科技“Z”形 Logo。
回充、電源按鍵位于傳感器的正前方,機身頂蓋有一半是可以掀開的,開合處專門設計了方便打開的缺口,塵盒就藏在里面。
當然,有了全自動集塵的能力,這個塵盒你一年也打不開幾次,頂多就是換換濾芯。
機身側面,有沿墻傳感器、充電觸片、紅外補光燈、Reactive AI 識別避障傳感器、回充傳感器、排風口等等。
來到底部。
石頭 P10 Pro 的雙盤旋轉拖地最高 200 轉 / 分、抓地力更強,支持恒濕 30 級水量調節,同樣支持拖地模組升降,高度約 10mm,距地面高度約 7mm,避免打濕地毯或者出現二次污染問題。
其次,雙盤拖布材質上均采用雪尼爾抗菌拖布,具有更強的清潔能力、鎖水能力和抗菌效果等。
這些方面基本和 P10 保持了一致。
和 P10 相比,石頭 P10 Pro 的底部設計乍看沒有變化,包括經典的雙盤旋轉拖地、以及紅色的膠刷等。
但是,當你把拖布摘下來之后,就能看到石頭 P10 Pro 的最大升級點了 ——
是的,就如上圖所示,當摘下拖布后,能看到一側的拖布卡口上有明顯的“軌道”結構。這就是用于“動態機械臂”的設計,當設備工作時,一側的拖布會主動伸出,覆蓋基站周邊清潔。
另一個升級點,則是石頭 P10 Pro 的紅色膠刷模組同樣升級了“升降”功能,在純拖模式下,主刷會主動抬升,噪音降低,也防止二次污染。
二、掃拖體驗
別看外觀變動不大,也別看名稱上只是多了一個“Pro”,這一次石頭 P10 Pro 內在的升級還是相當巨大的,就比如說最大吸力從 5500Pa 升級到了 7000Pa。
好家伙,甚至比自家的 G20 系列還要高 1000Pa,自然也成為了是石頭家族吸力最大的掃地機產品。這個數據放在整個行業算不上最最頂級,但放在這個價位,那絕對屈指一數。
當然,7000Pa 這么大的吸力,絕大部分場景下你是用不上的,升級 7000Pa 一方面也是被某友商逼的(畢竟這個行業近些年太卷了),另一方面,技術是不斷進步的,今后的掃地機產品吸力只會越來越大,“提前”升級 7000Pa,至少會讓你的產品在未來幾年內都不會落伍淘汰。
我們首先進行大吸力測試。
如下圖所示,選擇一些難以清掃的塊狀物垃圾、地板縫隙積塵乃至地毯積塵等,大吸力帶來的清潔效果非常明顯 ——
一些細碎的垃圾,使用最低檔位的安靜吸力,幾乎也是一遍就過。地板縫隙的污漬,開啟最大吸力模式(Max+),也不在話下。
其實,日常使用中,選擇自動擋位即可,最高的 Max + 檔位更適合上面講到的清潔地毯深處、地板縫隙的灰塵,但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更大的噪音,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人不在家時定時清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石頭 P10 Pro 的拖地體驗。
和 P10 一樣,石頭 P10 Pro 支持最高 200 轉 / 分雙拖布高速內旋擦地,支持 1-30 級水量可調,精細度更高,天南海北的朋友都可以選擇更合適自己居住環境的出水量檔位。
我們選擇掃拖模式,安靜吸力、小水量模式,石頭 P10 Pro 無聲息的走過,帶走了地面上的污漬。
地面上意外灑落的液體,比如咖啡或者是醬油等,掃拖模式下,石頭 P10 Pro 也基本是一遍過,污漬干凈。
這些場景對石頭 P10 Pro 來說自然不成壓力,畢竟 P10 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接下來就是“機械臂”的重點展示了,我們知道,日常清潔工作中,總有些地方是存在清理死角的,掃地機人夠不著,也清理不到。
如果能夠像人一樣,遇到衛生死角后“伸手”去清理,是不是效果會明顯提升?所以,當有了這個能夠伸縮的“拖布”后,沿墻傳感器會檢測到這些衛生死角,然后“拖布”自動向外伸出,清掃“難點”污塵。
據官方描述,石頭 P10 Pro 的沿邊拖地時伸出,能夠極限貼邊距離 < 2mm,邊角覆蓋提升 92%。
當然,這個“機械臂”不是伸出去就縮不回來了,它也是根據場景自行判斷來決定。比如,當遇到障礙物時,會遇障礙物時會縮回,避免出現推著障礙物走的現象。
再比如,陰角轉彎時也會主動縮回,避免過度撞墻。
在一些重污漬的場景下,比如廚房、餐廳等,石頭 P10 Pro 還支持“智能復洗”,會通過雙色光高精度判斷臟污程度,進行多次清潔。
其次,在這些重油污的場景下,拖布難免會沾上一些頑固的油漬,難以清潔。為此,石頭 P10 Pro 首次實現了洗布水溫可調節,最高可達到 60℃,在 App 端,用戶可以選擇常溫 / 溫熱 / 熱水三檔,并且會通過傳感器,判斷拖布臟污程度,進行熱水復洗,以保證拖布的潔凈程度。
熱水動態復洗、動態機械臂邊拖是石頭 P10 Pro 在拖地方面升級最大的地方,這兩項功能確實非常給體驗加分。如果你對重油污等場景下的高度清潔有迫切需求,那么在 P10 和 P10 Pro 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后者。
接下來再看看石頭 P10 Pro 的一些“老生常談”的優勢,比如升降模組。
和 P10 一樣,石頭 P10 Pro 支持拖布抬升,比如在回充、回洗、出樁時,會主動抬起拖布,避免重復污染地面;
再比如“僅掃地模式”下,拖布也會抬起:
通過動圖可以看到抬起的拖布已經和地面完全分離,保證了空氣的流通,避免捂出異味和二次污染的問題
拖布抬升在“地毯清潔”上也有大作用。
我們知道,地毯如果接觸到潮濕的拖布,就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
為此,首先在 App 端,石頭就提供了多種地毯清潔方式,比如“先掃地毯”,隨后再打濕拖布進行地面清潔。
當檢測到地毯后,石頭 P10 Pro 會停止出水,同時升起拖布,讓拖布盡可能的避免和毛毯的接觸。
開啟“地毯增壓”模式,大吸力下也能將地毯纖維內的積塵吸附干凈。此時石頭 P10 Pro 的速度明顯放慢了下來,并且會以“Z”形的運動軌跡進行清潔。
在地毯清潔完成之后,石頭 P10 Pro 則會繼續其他區域的清掃,而地板區域則不會進行接觸,防止二次污染問題。
和 P10 不一樣的是,除了拖布抬升之外,石頭 P10 Pro 還加入了“主刷抬升”。
比如,當你選擇“純拖地”模式,這時候石頭 P10 Pro 就會將主刷抬升,防止噪音,也避免塵盒吸水;還有在回充、回洗、出樁時也會抬起主刷,避免重復污染地面,也保證了更順利的上下樁。這部分鏡頭比較難拍攝到,所以就不做 GIF 展示了。
三、全能基站、自清潔體驗
全能基站方面,污水箱和清水箱依舊位于基座頂部,但清污水箱由 P10 的 5L+4.2L“反向升級”到了 4L+3.5L。
這或許是全新升級的動態洗布、動態集塵侵占了一定的空間。當然,如果你選擇了自動上下水版本,就無須在意清污水箱的容量了。
石頭 P10 Pro 集塵區域設計在了基站的腰部位置,取下石頭 logo 的蓋板,即可更換塵袋式。
同時,這一次石頭 P10 Pro 的塵袋式容量為 2.7L,提拉式自封口設計,官方表示滿足一般家庭 65 天使用。同時配件中也額外提供了一個集塵袋。
基站的最下方,是機器人的自清潔區域,內部裸露的各種器件證明了這里將集成了烘干、清洗拖布、上下排水、吸塵、充電等等功能,最外側的“清洗盤”也支持拆卸,進行清潔。
體驗方面,這次石頭 P10 Pro 的基站升級了集塵模式,可根據清掃面積自動調整集塵時長(10s、15s、20s),且提供了智能、快速、日常、超強四種集塵模式。同時也可以根據需求,在 App 手動開啟、關閉集塵。
要知道,全能掃地機最大的噪音部分,就來自集塵工作了,如果在安靜午后突然“集塵”的話,難免也會打擾到我們的休息,石頭 P10 Pro 提供的這些選項,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集塵工作結束后,就是對拖布的清洗、烘干了。
上文講到過石頭 P10 Pro 升級了“熱水復洗”拖布,而在烘干部分,支持 45 度熱風快速烘干。和 P10 一樣,烘干時間可選擇 2、3、4 小時三個檔位,對于南方潮濕環境的家庭來說,這個功能必不可少。
在烘干工作時,拖布會間歇性低速旋轉,官方表示出風口平均溫度在 45℃左右,我們通過熱成像儀也記錄了烘干時基站附近的溫度,均在 30°C 左右,并不會像吹風機那樣吹出一股股熱浪,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安全性。
需要說明的是,別看烘干時間長,但其實工作時的噪音非常小,遠低于清洗拖布時產生的噪音,在諸如辦公室環境,又或者是隔了一個房間,是完全聽不到烘干工作聲音的。
石頭 P10 Pro 同樣也提供了自動上下水版本(當然得多花錢)。
石頭 P10 Pro 的自動上下水還支持自動投放清潔液。此外,即便不是上下水版本,石頭配件中也額外提供了一瓶清潔液。
由于IT之家拿到的不是上下水版本,所以這部分就做不了測試了,不過筆者還是建議,有條件的小伙伴還是一步到位選擇上下水版本,畢竟有了自動上下水,你要做的就只是幾十天手動換一次“集塵袋”了,距離徹底解放雙手更進一步。
也得強調一下,購買上下水版本,一定要提前規劃好安裝位置,以及預留上下水口。
四、視頻及交互體驗
石頭 P10 Pro 這次加入了 RGB 攝像頭,因此也帶來了諸如視頻通話等一系列進階功能。給掃地機加一顆攝像頭不算什么稀奇事兒,畢竟三年前石頭家的 T7 Pro 就具備了這個功能。稀奇的是這項功能竟然也下放到了 P 系列上,這也算是“越級”了吧!
有了攝像頭之外,石頭 P10 Pro 的可玩性大大增強,比如,石頭 P10 Pro 完全可以作為你的遠程移動攝像頭,通過遙控,你可以遠程實時查看家中狀況,寵物是否“越獄”等,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安防需求。
也可以通過機身上集成的麥克風,和家人進行實現遠程視頻通話,雙向語音。
甚至,萬一掃地機被什么物體卡住了,而你恰好不在家,那么也可以通過攝像頭查看當下情況,并進行手動操控,脫離復雜環境。
石頭 P10 Pro 拍攝到的樣張,雖說是掃碼水平,但至少也能讓你看清“路況”
在更進階的體驗上,石頭 P10 Pro 還加入了召喚清掃,比如,你只需要針對某一個角落的特定情節,這時候無需打開 App 選擇“定向清掃”,你可以站在這個需要清潔的區域,然后通過語音召喚,石頭 P10 Pro 會通過聲源定位和 RGB 攝像頭,實現對人的定位,進行周圍 1.5*1.5m 的清潔。
召喚清掃視頻演示:
石頭 P10 Pro 加入了“語音控制”功能,你可以借助石頭 P10 Pro 進行語音控制,比如選擇清潔模式、定時清掃、指定清掃房間等等,完全不用動手,或者是打開 App 了。這對老年用戶非常友好。更重要的是,這里的語音控制還支持離在線控制,不聯網也能通過語音控制啟停。
甚至,石頭 P10 Pro 還支持“語音助手”,當然這個功能需要聯網。你可以借助它進行天氣查詢、翻譯、甚至是智能問答等等,好家伙,這不就是一個能掃地的 AI 主攝了?
再大膽想象一下,照這樣發展下去,未來是不是還會有掃地機端側大模型?一個能掃地能拖地的 ChatGPT?因吹斯汀。
最后,是避障和路徑規劃方面,這部分就不做詳細說明了,畢竟這是石頭的傳統優勢(AI 動態避障 + RRmason10.0),另一方面,現在掃地機在這方面堆料可猛了,不亞于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
要額外說明的是,由于多了一顆 RGB 攝像頭,所以石頭 P10 Pro 的識別能力大幅提升,官方表示目前支持 20 類、62 種物體類型,且每次清潔時,App 都可現實障礙物實景圖片,并自行判斷。
在夜晚環境下,內置的補光燈還可以進行照明,保證晚上的識別準確率。
其他方面,還有諸如設置智能門檻、禁區、沿地板方向清潔、預約清掃等等。還支持快速建圖功能、快速清潔模式等等。這些細節方面的優化,非常給石頭 P10 Pro 的整體體驗加分。
寫到最后
從產品來看,包括 7000Pa 大吸力也好,語音助手也好,還是“伸縮臂”、RGB 攝像頭,石頭 P10 Pro 這款新品幾乎承包行業上頂尖技術于一身。更關鍵的是,石頭 P10 Pro 在整個石頭掃地機器人產品線中,并不是最“旗艦”級,3999 元的起售價,貫徹了 P10 的高性價比戰略。這種“越級”產品讓其更具競爭力。
回到產品身上,石頭 P10 Pro 的優勢非常明顯,盡管只是比 P10 多了一個“Pro”,但這次 P10 Pro 的升級幅度之大,甚至叫做“P11”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總之,如果你需要一款全能的掃拖機器人產品,其實也不必非要花更多的錢去選擇頂級旗艦,不妨看看石頭 P10 Pro 吧。
標簽:


